东北振兴: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财经 - 东北新闻网

东北振兴: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
2020-02-27 09:17:20   来源:    
评论:0

 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振兴中,必须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东
 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振兴中,必须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东北中实现振兴。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命题?因为在过去的发展中,有许多不生态、不绿色的现象。以大规模消耗资源、占用土地、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发展,可能速度很快,但那是违背了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和全面振兴的本质。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的资源和环境约束越来越严重,废水、废气和废渣排放总量持续增加,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传统的以大量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绿色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是充满活力和后劲的发展,是着眼于长期的、有利于代际公平的发展。从发展阶段看,我们已进入了发展关键期,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基本前提;从民生诉求看,民众已从以前“求生存”转变到现在“求生态”,从以前“盼温饱”转变到现在“盼环保”,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东北振兴的本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注东北的生态环境建设。2015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依法保护利用生态环境,7月吉林考察时又提出,要强化综合治理措施,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2016年两会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5月在“祖国林都”伊春市考察时指出,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摸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在黑瞎子岛上提出,要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就是留一片清朗的天空,留一方净土,留给子孙发展的空间。2018年9月份,在东北考察和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讲话时又指出,东北地区是国家北方的生态屏障,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东北地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战略、生产力、民生、接续产业发展路子的探索、子孙后代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了,突显绿色发展对于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东北振兴要认真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生态优先之“先”,就是在推进振兴进程中,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的老路子。绿色发展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能够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其对发展的重大意义越发凸显,绝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要从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出发,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循环经济、倡导低碳发展几个方面,从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模式等多角度,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全面振兴的全过程,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走上互促共赢之路。

  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振兴,就要完善保护自然资源机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统筹区域资源配置。保护水资源。以河流水系景观为核心规划生态景观带,加强周围生态景观的维护和水体水质的保护。实行工程护岸和生态护岸相结合,完成主要河道整治改造。提高各水库防洪标准,实施水域综合开发。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发展节水工业、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保护土地资源。科学合理使用土地,采取内涵改造挖潜与外延扩展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树木植被资源,探索植被保育方法,加强交通干线和水系绿化建设,营造风景植被景观体系。要深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落实和深化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监管、国家公园、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改革举措,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全面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保护好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重点林区,保护好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重点草原,保护好三江平原、松辽平原等重点湿地。加快推进东北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范围,对黑土地实行战略性保护。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综合治理抚顺西露天矿、阜新海州露天矿等特大露天矿坑。

  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振兴,就要强化防治环境污染机制。防治空气污染。加强工业气体禁排工作,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将区域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排放量分别控制在生态区建设标准以下。防治水污染。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区和农村污水处理厂建设,万元GDP能耗明显下降。完善城镇污排泵站和管网设施,所排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防治噪声污染。交通道路、居住、商贸、教育等区域要控制车辆鸣笛;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噪声;治理建筑施工噪声。防治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污染,全面推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必须人为地或利用自然山水条件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并将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区的影响降到最低,真正实现“生产空间要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要宜居适度、生态空间要山清水秀”的目标。

  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振兴,就要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探索东北振兴发展的绿色和低碳经济新模式。促进传统能源低碳化利用,积极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模式。加快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与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加快传统服务业向生态服务业转型,以生态和文化为核心内涵,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产业素质。加快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的转型,实现工业集约化,推进清洁生产和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开发、引进和推广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原字号”产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严格限制钢铁、炼油、煤炭新增产能,发展原材料产品的精深加工。编制东北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目的地,使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促进有东北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鼓励绿色生产、循环发展,倡导绿色消费,改变以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促进资源的循环,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东北地区冰雪运动基础好,要制定促进冰雪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等加快发展。

  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辽宁提出,要紧密对接中央部署,全力推进碧水、青山、蓝天、净土等生态工程:巩固辽河、大小凌河流域治理成果,实施细河治理工程,抓好城市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确保稳定达标排放;打响“绿化辽宁”新战役,推进千万亩经济林建设,抓好矿区生态和地质环境综合整治;抓好清洁生产、大气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推进“气化辽宁”建设,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力求治理雾霾取得新成效。着力绿色发展,要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让老百姓喝上放心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生活在美丽的家园。

  绿色发展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要让“制度屏障”严起来,在考核和问责上下功夫,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落实生态环境破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我们所走的绿色发展之路,就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绿色发展,不仅是一场关乎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既需要政府部门的笃力实行,也需要全社会的通力配合。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凝聚推进绿色发展的合力,就能为发展构筑起“绿色谱系”,为转型积累下“绿色动力”,为东北地区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聚焦更多热门资讯请扫码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刊发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